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给俄制坦克的安全性辩护?
现在是2025年,实战已经完全给苏式坦克设计证名。
坦克就应该像T-72那样造,体积小、造价低、产量大、皮实耐操,以上特征缺一不可。而性能方面差不多就行了,各方面都没必要追求登峰造极。
比如火力,斗兽棋的时候都用2000米钢针穿深作为火力的最重要指标。然而实战中,即便是在乌东这种理想的大平原对射战场环境下,真正发生的坦克正面对射,要么是数公里外通过其他单位提供数据,间接射击用榴弹曲射糊脸,要么就是几百米内的遭遇战钢针互穿谁先动手谁赢,基本没有出现理想交战距离下的钢针互戳。
当然,T-72系暴露出最大问题就是倒车速度太慢,导致战场灵活性大减,所以评价不如T-80系好,特别是城市攻坚战。这完全是毛子穷B省钱加没有优秀变速箱,用了50年前的旧货不换导致的,提供的教训就是坦克的倒车速度也很重要,不可轻视。
T-80系虽然油耗高,可靠性差,每打一仗都要全车大修。但是得益于燃气轮机的高响应速度提供的灵活性,在战场上是真耐活王。把压力甩给后勤,总比在战场上被击毁、损失重要战场火力节点强,马后炮的看,当年的乌斯季诺夫力排众议造的这批T-80还真没错,没这批T-80,毛子的城市攻坚战不知道要多流多少血。
欧美那些高大上精密贵物,真上了高烈度地面战,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废物,抗打击能力差得令人咋舌,各种受到轻微创伤就要丧失战斗力,比瓷器还精贵。不够皮实耐操的陆战装备根本不配称之为合格武器。
最后,俄乌战场的真实情况证明,在现代陆战中,坦克的地位不是削弱了,而是大幅度提高了,从曾经的决战兵器转变为最基本的陆战装备,其中流砥柱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整体火力越强的战场,坦克越重要,而且一定得上量,在现代战争中拿不出至少四位数的坦克,就等于没有进攻能力。
我现在坚定支持把毛子坦克坟场里那几万T-72壳子都海淘了。
但是毛子的BMP就是不行,尤其是BMP-3,千万不能学。给出的教训就是BMP必须作为跟MBT同等规格的核心装备去设计制造,千万不要图省钱而偷奸耍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