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中国科技大爆发为什么不是院士杰青推动的?
我个人认为战争的推动可能性更大。
现在很多人有一个巨大的疑问,那就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周期?有人说现在的形势非常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场景,也有人说现在就是S3赛季的正在进行时,双方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今天我就深入的聊下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再过几天就是俄乌冲突三周年的时间了,在不知不觉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这场较量已经持续了3年时间。
如果把1939年当作二战全面爆发的起点,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持续了6年时间(当然,如果从咱们的918事件开始算,那就是14年)。
也就是说哪怕是世界大战级别的战争,3年时间,战争的进度也已经过半了,理解了这个事情,你就能理解现在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情。
比如说为什么这两年中国各种黑科技井喷?六代机和deepseek这种国运级别的技术,中国一周之内就能同时掏出两件?很多人只能看到呈现出来的结果,而无法思考背后的深层原因,但作为一个深入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人,我很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因为战争本就是科技进步的最大催化剂,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历史,没有战争的倒逼压力,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技术水平。
就拿大家非常熟悉的弩来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东西?因为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传统的弓箭射速慢、精度低,无法造成有效的杀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就发明了弩机,通过机械蓄力装置来实现"预装填",从而让射程稳定的达到了300米以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标准化武器。
原本这个发明纯粹就是奔着打赢战争去的,但弩的机械原理却意外的启发了后世的钟表齿轮系统,弩的标准化发射流程又给后世的工厂流水线生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这就是战争刺激科技发展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觉得这个案例不够直观,没关系,我们继续看。
混凝土大家都知道吧,这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毕竟全球一大半的人都住在混凝土盖的房子里,可你知道混凝土是如何发明的不?
答案是古罗马时期,为了快速修建坚固的要塞,古罗马人在火山灰中加入了石灰石和水,意外的创造出了硬度堪比现代水泥的材料,这就是混凝土技术最初的起源。
还有现在人人皆知的罐头保存技术,它的起源是法军远征时食物腐败严重,为了让食物的保质期变得更长,拿破仑悬赏12000法郎最终出现的一个解决方案。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比如说一战为了突破敌方的火力,人类发明了坦克。
还有同样是一战时期,德国被封锁制裁,导致智利硝石断供,为了解决问题,德国人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氨,这样不仅解决了炸药的问题,还意外的生产出了化肥,把全球的粮食产量提高了40%。
至于二战诞生的那些黑科技就更夸张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原子弹的诞生让人类进入到了核能时代。
然后就是1943年,本来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ENIAC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还有为了治疗伤员而出现的青霉素量产,都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进入冷战时期之后,虽然因为核武器的原因,热战没有爆发,但美苏双方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到了战备模式,双方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军事领域,在战争危机的笼罩之下,一大批黑科技正式诞生。
比如说为什么八九十年代会爆发一场互联网革命?是因为当年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投入了几百亿大力发展半导体等相关科技,这些科技本来计划着是军用的,没想到研究完成后,苏联突然就解体了,所以海量的高科技就开始从军用转到民用,然后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家吃到了这波红利,一下子就成为了世界首富,不然你以为比尔盖茨是怎么搞出的微软系统?
还有现在人人都在用的手机定位功能,是冷战时期,美国人发现在海上航行太容易偏离航线,他们担心苏联对他们搞突然袭击,所以就研发出了GPS这个东西,这本来是个纯军用的东西,谁知道现在却成了汽车和手机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
最有意思的是微波炉这个东西,你以为这个东西发明出来是为了解决食品的加热问题的么?当然不是,它其实是军用雷达技术的衍生产品,当年美国工程师斯宾塞在研究军用雷达装置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口袋里的巧克力莫名其妙地融化了,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体温过高,后来发现原来是雷达的电磁波所致,所以他就开始搞烹饪实验,最后就发明了微波炉。
你看看,只要你认真研究人类历史,就会发现科技和战争这两个东西就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历史周期之内,战争周期和科技周期往往也是强相关的。
就拿如今世界的局势来说,2024年,中国一下子掏出那么多黑科技,全世界都懵逼了,很多人总觉得是因为中国人藏得深,甚至还有人觉得是因为咱们意外接触到了外星科技。
但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为什么最近两年我们会出现科技井喷?
是因为自从2009年希拉里首次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之后,就意味着中美所谓的“蜜月期”彻底结束了,为了应对全新的局势,也为了保护14亿中国人的生命安全,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就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军事领域。
尤其是2016年的南海危机之后,上面感受到了战争临近的巨大压力,倒逼着中国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
后面特朗普的贸易战、科技战甚至是生物战,则进一步加快了这个进程。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芯片来说,以前这一块咱们的技术确实不行,华为被美国一制裁,直接从世界第一变成了手机业务消失。
那如何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呢?答案是以举国之力去攻坚,投入海量的资金去突破美国的技术包围,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高端芯片咱们搞出来了,国产光刻机也出来了。
而且芯片这个东西大家也清楚,它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游戏、影视、AI大模型,这些东西都很吃芯片的算力和技术,一旦有一天我们的芯片真的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那你不用怀疑,很快中国就能量产《哪吒2》这样的影片和《黑神话悟空》这样的3A级游戏,这都是有因果关联的。
还有前面我提到的俄乌冲突,这场持续了3年之久的战争,其他方面的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有一点是绝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俄乌冲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无人机作战应用。
从战时史和人类技术进步的角度去看,这是载入史册的大事情。
所以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自然俄乌冲突之后,咱们的无人机技术就出现了明显的进步。
沙特国庆典礼上,中国6000架无人机搞出的法天象地。
能飞5公里,载重2公斤的远程打窝无人机。
还有一次就能带300公斤东西的重载无人机。
以及如同未来科技般的九天无人机。
这些东西一下子在这两年就都开始普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战争对科技的催化作用。
要理解其中的逻辑,我们需要从三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当一个国家为潜在的战争风险做准备的时候,必然会导致大量的资源集中到一个领域,就拿美国著名的曼哈顿计划来说,每年消耗的资金占到了当时美国GDP的0.4%,相当于如今每年投入900亿美元,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资源集中就容易出成果,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具体投多少钱,这是一个机密,但一定不是一笔小数目。
第二,当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就会有需求倒逼创新,因为士兵就是最大的反馈用户,他们哪里用着不顺心,应该如何改进,第一时间就有反馈更新,就拿一战时期来说,1914年-1918年,英国航空研究院的专利数增长了400%,远超和平时期,为什么会这样,无非就是飞行员提出了大量的要求而已。
第三,任何一项技术要走向成熟,都是需要应用市场的,就拿无人机来说,俄乌冲突的爆发,在客观上提供了这个应用市场,可以让这个行业的技术快速累积,而在平时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后续科技的创新往往就能大幅提速,这是人类历史证明过无数次的事情,虽然我一直在聊的是无人机的技术进步,但聪明的朋友都清楚,我们那么多黑科技,又有哪个不是因为战争的压力而创新出来的呢?
就拿最近爆火的deepseek来说,为什么会诞生这样的产品?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对我们进行制裁,在AI芯片领域卡我们的脖子,导致我们无法顺利拿到高端算力芯片,既然算力芯片我们搞不到,那不就只能在算法方面下功夫了嘛,所以才搞出了deepseek这个划时代的产品。
所以尽管现在世界的局势很混乱,但大家也不用特别焦急,因为历史证明,大战之后,往往就会出现一个黄金增长时期,因为战争大概率会带来科技的进步,一旦新的科技革命正式开启,生产力的蛋糕可以再次做大,那新的局面就会立马出现。
在以前这种迹象可能并不明显,但2024年和2025年年初我们的黑科技井喷事件,就已经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一轮的混乱之治,可能并不会持续特别漫长的时间。
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枫冷慕诗”。
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下。